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peter and starcatcher (6/28)

我的第一齣Broadway戲,由迪士尼監製的play「peter and starcatcher」。
原本打算今天去看avenue Q,早早去劇場前面排隊,想買rush tickets,原以為peter沒有rush,所以想說之後再看,但早上9點去排隊的時侯,覺得排隊人潮也太少,過了一會兒有一家黑人爸爸帶着五個孩子來排隊,我猜他們應該是不是完全血緣關係,孩子也太多了吧!
結果到了十點,劇院沒開,仔細看才發現今天下午一點才會開,大家都失望地走了,想想等下再來,所以我就去47街買李東榮老師叫我買的GOBO。
燈光用具店不是always open的,他們有門鈴,如果你要進去就要按門鈴,我以為是還沒開門,按了門鈴後進去發現形式不是店家,因為東西都要用定的,所以我就定了老師要的GOBO後,要了三個色票,cooooooool。

離開燈光用具店後,徒步走了30分鐘到了遙遠的40街「drama book shop」,看到我朝思暮想的戰馬劇本,還有好可愛的店狗狗,開心!決定之後要去買戰馬劇本!原以為war horse沒劇本的說!!!!!耶!!!!

十一點回到50街,劇場前面排了好多人!天阿!!!怕自己買不到!!!! 這個劇場真的超棒的,有五個劇場空間在裡面,所以我才說原本打算看Avenue Q,後來改變主意,因為當黑人家庭排在我後面時,七歲的小男孩Iane跟我攀談,後來大家聊天一起,哥哥Mike看過很多戲,他想看Avenue Q和Book of mormon但他爸不給他看,哈哈因為太成人了~~和爸爸聊到couchsurfing,Iane說他想去Tokyo,有台北101。 我說:「那在我家鄉!不是在tokyo!」排在我們前面兩個人東方女子突然說:「you r from taipei?  i'm from Tainan!」結果兩個台灣人開始用英文溝通,真是個有趣的經驗,哈哈哈,那個女生好像定居在這邊有段時間,英文非常流利。Iane問我想看什麼,我說我想看peter和Avenue Q,他說一起看peter,所幸我就改買peter了,台南女生想看Avenue Q但是輪到他時沒票了,後來大家都一起看peter了!great!
在劇場前早上排隊的這種票是rush tickets,每齣戲規定都不同,這齣戲26.5USD,但avenue Q大概是37塊美金,但都比原價打折還要便宜超過30元以上,所以一定要看這種票的阿~~~反正也不是看開心,是要學東西記錄的,如果你想要看開心,那就別嘗試這種票,因為很斜很斜視,大概就是國家戲劇院四樓或是三樓包廂的程度,但我覺得沒差,重點是便宜阿!一張票原本150元左右,如果買26元的票,就真的差很多!像我們這種窮學生,求看多不是看氣氛,真感謝他們有這種賣票機制,要不然我就得花一百多塊美金惹!damn!

以下是心得筆記:
peter and starcatcher 非常非常非常好看!!!!!!
走進劇場時很吃驚,因為沒想到New World Stage比水源劇場還小,大概跟文山差不多大,沒想到off broadway劇場size這麼小!台口大概才10公尺吧,台深也只開5公尺,就是種close的小劇場感,加上我坐在第一排(partial view),演員離自己超近,所有表現看得一清二楚,小道具不精緻也會被我發現,但不僅是節奏處理、燈光設計、舞台設計上乘,服裝、小道具、台車等也都超精緻,整個舞台的地板多鋪了一層大概是五分板裁成的類似甲板的東西,舞台前緣也都有鋪,鏡框佈置得超美,感覺就像真的在海盜船上,連舞台最前緣的地燈的前面都有用鐵罐遮住,佈置的跟鏡框一樣精緻,鏡框上佈置的東西有一堆塑膠叉子盤子塑膠杯子瓶蓋等,只有近看才會發現,很有趣!
毫無預警的開始,因為燈光沒有轉換,沒有播請大家關閉手機、禁止拍照的劇場音,就直接開始,演員們全部衝出來,直接打破第四面牆對觀眾講話,說明故事的大綱,簡短很多概念的建立,轉身後大家進入戲中,變成戲中角色直接開始。最開始即使觀眾建立出「會一直變幻狀態」的系統,使觀眾易於接受。
他們沒台詞時的狀態也不會脫離戲中,投射與聲音與肢體都好棒。整齣戲只有一個女演員,其他人全都是男的,包括男扮女裝,群眾場面高超,象徵的東西也都做超好。
唯一的女主角讓我很佩服,他全身都有戲,最主要男主角Rick Holmes就不用說了,整個人完全喜劇演員特質,原以為看不是original cast的broadway show會失望,因為之前演starcatcher男主角的演員有得Tony awards最佳男主角,但這個演員完全不遜色,我想他接這齣戲一定壓力很大,因為大家會比較他和原本的男演員,但看這齣戲時真的覺得他的角色神難演,而且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笑點都在他身上,真是個演不好就大敗筆的角色,不知道他pay多不多,如果跟其他演員沒差多少,就有點不公平了阿~雖然大家戲份沒差多少,可是他的角色挑戰性實在太高了!怎麼有人可以這麼好笑!!!
因想學這齣戲的改編,還有導演手法,看戲之前我已經看過小說,這齣戲最厲害的就是節奏緊湊不拖拍,好笑拍不老套,演員非常厲害,每個演員演分別不同個角色,還有聲音表現,從第一秒到最後一秒演員們幾乎不能休息,因為當他們不是演「人」的時候,有可能必須演牆壁,或是門,或是拿著繩子或是棍子做象徵動作,看到他們一直在變換自己的狀態,覺得導演實在太厲害了,沒有厲害的導演和演員配合,很難做到動作精準不拖拍。
還有表現角色在船上感受到船的搖晃,用左右側台的兩個音效執行現場做音效發出「ㄨㄞ」的聲音、台上演員左右搖擺代表牆壁(同向):拿著繩子是船艙,小小船艙內的角色們塞滿繩子中的空間等:一條繩子兩邊拉長,繩下的空間是甲板底下,演員就在繩下爬行代表在甲板下爬行:用黃色手套代表海鳥:在一小段部分竟然出現「未竟之業」也有的「海鷗」!由此可見「海鷗」梗永不滅!!!真的有意想不到大家都吃的笑點!我想這絕對不是因為契克夫!!!因為海鷗突然疏離的飛過去真的很好笑,尤其海鷗的操縱法是高高的一根棍子,拿着的演員還很白癡,真是個超好笑的梗阿~~~就算操偶的演員不疏離,也很好笑~實在應該多用海鷗~~

其他的後面之後再補,或是我懶得補惹,我的相機杯具是sony
,不能po照片,記憶卡不符,唉。 回台灣才能po了,印度小孩和黑人小孩的照片們~~~~

看完戲後,印度host和他的朋友在ny超有名的法國餐廳吃飯,叫我去找他們,我吃的道地法國土司,紐約客最愛的餐廳。明天要去American museum of nature and history 和印度人小孩一起去,還有去MOMA看梵谷真跡(不用錢ㄏㄏ因為印度host朋友有免費卡)。
goooooooo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