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一到三月倫敦看了六十齣劇場演出

這個聳動的標題(一到三月竟然看了六十齣)提醒我回倫敦之後不能再放肆了,除了非常想看的導演跟非常喜歡的劇作家作品以外我不能再花這麼多錢了。列出2017年一到三月的看戲表我都要哭出來了哎...對不起爸爸媽媽。我決定之後把看戲的時間都去costa或是星巴克打工....真的是一個悲劇!花了好多錢!
2016 Jan~Mar 看的戲的戲票們

上次寫2016年九到十二月看戲的名單有點沒頭緒怎麼整理介紹,一樣是按照看戲時間排序,但這次要分顏色呈現演出類別:音樂劇莎士比亞作品兒童劇英國聖誕節童話劇全新非改編文本創作劇等...大家照著有興趣的顏色去看也行!
其中英國聖誕節童話劇我有寫過一篇文章介紹演出內容及綜合觀察,對英國文化有興趣的人若不知道這個全國性年底的劇場大盛事有點可惜,希望大家能去看看。
兒童劇及音樂劇有時候會重疊,但因音樂劇的形式很特定,基本上整個故事必須由劇作家及作曲家一起合作(或只有作曲家自己一人)寫成的劇場演出我就會列為「音樂劇」。
這段期間我看了很多「全新劇作」的是因為我的老師Matthew是新劇導演,他對新劇這個領域非常了解,之後的導演課我們也會有一個大課程叫做「當代英國劇場」,不多去看戲我會很慌張...所以一直頻繁去Royal Court這個劇場和英國國家劇院。針對Royal Court我二月有寫過一篇介紹文章,對英國劇場不大瞭解的人可以去看看。在英國,因為某些原因,當Royal Court的藝術總監的地位比當英國國家劇院(NT)的藝術總監還高喔!!很酷吧!
        

 項目
 時間
 演出名稱
 演出地點
 演出團體
 票價(pound)
1
3rd Jan 2017
KIKI’S Delivery Service
Southwark Playhouse
By the theatre
£16
2
3rd Jan 2017
The trackers of Oxyrhynchus
Finborough theatre
Proud Haddock in association with Neil McPherson
£12
3
5th Jan 2017
Tempest
Southwark Playhouse
By the theatre
£12
4
6th Jan 2017
Beauty and the Hulk
Millfielo Theatre
By the theatre
£10
5
7th Jan 2017
Scrooge and the seven dwarves
Theatre 503
Sleeping trees
£12
6
7th Jan 2017
Hedda Gabler
Lyttleton, National Theatre
National Theatre
£20
7
7th Jan 2017
The Colour of ME
Half moon theatre
Wriggle Dance
£7
8
8TH Jan 2017
Peter Pan
Greenwich Theatre
By the theatre
£20
9
8th Jan 2017
Cinderella
London Palladium
By the theatre
£22.5
10
11th Jan 17
How to hide a lion
Polka theatre
Little angle
£14
11
12th Jan 17
Teatro Delusio
Peacock Theatre
Familie Floz
£15
12
12th Jan 17
The Albatross 3rd & Main 
Park Theatre
By the theatre
£18.5
13
13th Jan 17
Raising Martha
Park Theatre
By the Theatre
£18.5
14
14th Jan 17
WOW! Said the Owl!
Half moon theatre
Little angle
£7
15
14th Jan 17
Babe, the Sheep-pig
Polka theatre
By the theatre
£20
16
15th Jan 17
Here Lies Shakespeare
Jacksons Lane Theatre
Les Antliaclastes
£16
17
16th Jan 17
BU21
Trafalgar studio
Theatre 503
£19
18
19th Jan 17
The Nature of Forgetting
Shoreditch Town Hall
Theatre RE
£16
19
20th Jan 17
Nothing To Say
Jacksons Lane
Leandre Ribera
£18
20
21th Jan 17
Wish List
Royal Court Theatre
By the theatre
£20
21
21th Jan 17
US/Them
Dorfman- National Theatre
BRONKS and Richard Jordan Productions
with Theatre Royal Plymouth, Big in Belgium
in association with Summerhall
£15
22
23rd Jan 17
The Parachute Watch The Ball
Jacksons Lane
Stephen Mottram
£16
23
24th Jan 17
Macbeth
Stratford Circus
National Theatre
£8
24
25th Jan 17
Winter Solstice
Orange Tree Theatre
Actors Touring Company
£12
25
28th Jan 17
In A Pickle
Stratford Circus
Oily Cart and RSC
£8
26
28th Jan 17
Iron Man
Unicorn Theatre
By the theatre
£10
27
28th Jan 17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Omnibus theatre
By the theatre
£10
28
30th Jan 17
Only Bones
Soho Theatre
London Mime 2017
£10
29
1st Feb 17
Throwback
Jacksons Lane
By the theatre
£16
30
2nd Feb 17
Promises, Promises
Southwark Playhouse
By the Theatre
£22
31
3rd Feb 17
Bubbly Black Girl Sheds Her Chameleon Skin
Royal Stratford East Theatre
By the theatre
£15
32
4th Feb 17
Beasty Baby
Stratford circus art centre
Theatre RITE coproduced Polka
£8
33
4th Feb 17
Her
Halfmoon Theatre
By the theatre
£7
34
4th Feb 17
School Play
Southwark Playhouse
By the theatre
£12
35
5th Feb 17
The Hunting Lodge
Unicorn Theatre
By the theatre
£10
36
6th Feb 17
Escaped Alone
Royal Court Theatre
By the theatre
£12
37
7th Feb 17
Killing Time
Park Theatre
By the theatre
£14.5
38
9th Feb 17
Arts
Old Vic
By the theatre
£12
39
11th Feb 17
Iron Man
Unicorn Theatre
By the theatre
£15
40
11th Feb 17
Romeo and Juliet
Dorfman NT
National Theatre
£12
41
11th Feb 17
The White Devil
Shakespeare’s Globe
By the theatre
£10
42
13th Feb 17
The Pitchfork Disney
Shoreditch Town Hall
By the theatre
£12
43
14th Feb 17
A Clockwork Orange
Park Theatre
By the theatre
£18.5
44
18th Feb 17
The Tempest Storytelling
Shakespeare’s Globe
By the theatre
£10
45
20th Feb 17
Hamlet
Almeida Theatre
By the theatre
£24
46
21st Feb 17
Thisbe
Royal Stratford East
By the theatre
£8
47
23rd Feb 17
Killer
Shoreditch Town Hall
By the theatre
£15
48
24th Feb 17
Grounded
Gate Theatre
By the theatre
£10
49
1st Mar 17
My Country: Work In Process
Dorfman –NT
National Theatre
£15
50
2nd Mar 17
Heart of Darkness
Omnibus Theatre
Preception Festival
£12
51
3rd Mar 17
Midsummer Nights Dream
Young Vic Theatre
By the theatre
£10
52
4th Mar 17
See Me Now
Young Vic Theatre
By the theatre
£10
53
4th Mar 17
A Real Alien Adventure
Halfmoon Theatre
Ripstop Theatre
£7
54
4th Mar 17
Ugly Lies The Bone
Lyttleton - NT
National Theatre
£15
55
8th Mar 17
Perfectly Imperfect Women
Oval House
Wizard Theatre
£8
56
10th Mar 17
A Profoundly Affectionate, Passionate Devotion to Someone (-Noun)
Royal Court Theatre
By the theatre
£0
公關票
57
11th Mar 17
Twelfth Night
Olivier – NT
National Theatre
£15
58
11th Mar 17
Matilda
Cambridge Theatre
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
£5
特價票
59
18th Mar 17
Twelfth Night
Orange Tree Theatre
Shakespeare Up Close
£10
60
18th Mar 17
The Taming of The Shew
Shakespeare’s Globe
By the theatre
£5







剩下沒有被我標到顏色的主要是經典劇本、非英國劇本搬移倫敦製作、賣座製作重演、肢體劇場演出...以及一些讓我無法言喻的分類...等。針對默劇演出,因一月那陣子我去看了蠻多齣「倫敦默劇節2017」的表演,針對那幾齣我有寫一篇分享,那些演出都很高質量,其中包括世界知名神級厲害的西班牙小丑表演者Andrea的演出,以及數年前曾經來過台灣國際藝術節的德國面具肢體表演劇團Familie Floz的最新製作。
淡黃色的部分是莎士比亞的文本改編及文本製作,即使我已經結束了莎士比亞學期,我還是不懂莎士比亞,對很多劇本還是不了解。對我來說最容易進入狀況的方式就是看現場演出,所以比較出名、比較容易搬演的幾齣作品如:暴風雨、羅密歐與茱莉葉、仲夏夜之夢、第十二夜、馴悍記、馬克白、哈姆雷特、冬天的故事、辛白林、李爾王...等大多都看一到兩次及以上不同製作了,倫敦真的很多莎士比亞的演出,到處都是。要我讀莎士比亞文本理解可能要三週,去看演出的接受度又快速又直覺,有的兒童劇由莎翁作品發展,他們會取出在劇中特別有趣、特別重要、有名的句子,發展成給1-3歲幼兒,或是給6-12歲學童看的製作,讓這些英國小孩能夠在英文課外接收課堂知識,還能增進語言能力。
英國國家劇院創作出給國小至國中學童看的馬克白羅密歐與茱麗葉,除了在國家劇院演出以外,還進行全國巡迴,這兩個製作都非常好看!身為一個來自外國、生長在求快速方便的台灣社會20多年的熊如我,對於這兩個把語言刪減、容易化,肢體表現非暴力化的死了很多人的莎翁作品,感到非常的敬佩及無法言喻的感動!!「也太好看了吧!!」看完這兩齣的時候久久不能自已,同時對於坐滿整場、穿著制服來看戲的國中學生感到無比的羨慕、感慨,政府竟然有這樣的機制讓英國本地學校的學童進劇場看免費的戲,而且質量還這麼好!去看羅茱的時候,和馬克白是同一批演員,劇場內的觀眾是爸媽帶來看戲的五歲到八歲孩童,所有血腥的部分都用玫瑰花瓣取代,羅密歐沒發現茱麗葉還活著的那幾秒,我前面那個六歲的金髮小弟抱著頭懊惱地大喊:「OH!!!!不!!!!!」真的太有趣了。明明大家都知道劇情在演什麼,小弟小妹都還是很相信角色們的處境,好感動嗚嗚。
回台灣前幾天看了超級超級好看的莎士比亞環球劇院新改編,針對六歲兒童的《馴悍記》,我把心得寫在IG。
明天要回台灣了,昨天去環球劇院看了馴悍記,看的當下很羞愧,高中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莎士比亞寫了什麼侮辱女性的劇本,就耍白痴的做了英語話劇呈現。其實女主角凱特受到嚴重的家庭暴力對待,而當時的我卻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就亂做呈現。好想哭。看完真的很難過。 這個版本是英國女導演jacqueline defferary的作品,開頭使用兩個男女主角的偶去試著疏離地訴說被家暴、被決定命運、被用嫁不嫁的夠好(對象有錢程度)來衡量女人價值的故事。故事結尾也讓男女主角演員用聲音飾演那兩個偶,用偶去讓觀眾席中的小朋友看、想:「女人是什麼,你們憑什麼這樣看待女人。」為了讓小觀眾可以站的更遠來看待這個悲傷的故事,他們讓女主角在剛開始就先自己看自己(偶),讓大家有種跟著演員一起看故事的後設感、一種別太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的模糊感。其實這樣的事情到現在都還在發生。 這個演出針對6歲以上小朋友的製作,看得當下覺得語言都還是很困難,因為修了一些橋段,甚至還加強了沒被修剪的暴力元素、只有大人聽得懂的難的詞語,小朋友完全不覺得無聊,我也不覺得。阿,有這樣的作品真的是太珍貴了,真的非常非常的珍貴。 能夠把這樣的題材五顆星呈現,因為他們沒有把女人放在被害者的角色上說這個故事(甚至找了英國標準很性感的男演員來演那個家暴男,給他穿很不符合性感標準的衣服,最後用善良的方式處理女主向他下跪的橋段),但是看了真的心很痛,即使用莎士比亞很難的英文呈現最後凱特的長獨白,所有人都一起承擔了痛苦的後果,啊啊!真的很珍貴!不說教真的好難! 回家的路上一路都很複雜的心情,每次要離開一個地方就有點感傷,每次離開日本都很感傷,明明回台灣是我最期待的事情、我應該要超級開心才對。 Writing a review in English is still too difficult for me. Strongly suggest this version of Taming of the Shew in Globe. It's brilliant. It's precious. #globetheatre #tamingoftheshew #shakespearesglobe
fufuhuang(@fu_fu_huang)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淡紅色的部分是音樂劇,最近看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MAtilda音樂劇了!超級超級超級超級超級超級賺人熱淚超級好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Matilda!!!!看完瑪蒂爾達我開始宣布我是Revolting Chilren我很Naughty!!!!!加上之前看坂元裕二的「最棒的離婚」那個貓就是被光生叫Matilda我都快笑死了,坂元真聰明www給熱愛賽馬(英國的高尚運動)的光生取名一隻貓是瑪蒂爾達(英國國寶級兒童小說作家Roald Dahl的作品名稱),真是好笑。因為Matilda是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SC製作的,所以有提供16到25歲觀眾早上售票亭五鎊的票卷,我是去排那個買的!嗚嗚嗚!太好看了喔喔喔喔喔喔喔喔!我一定要再去看!!!!之前我的波蘭同學告訴我Matilda是他最最喜歡的音樂劇,現在我也會說:「瑪蒂爾達是我最最最最最喜歡的音樂劇。」了!請大家一定要去看!尤其是覺得自己長不大(也不想要長大)的人!
其餘看了Bubbly Black Girl Sheds Her Chameleon Skin,這是一齣1970年代在美國百老匯演出的黑人小女孩自覺故事,基本上整場觀眾9成都是黑人觀眾,我史上看過最多黑人觀眾的演出!在倫敦東區很多種族混合的區域Stratford中,國家出資Royal Stratford East Theatre劇場演出。超級感人超級好看超級拳拳見血的自我意識的故事,總是對自己的外表自卑、或曾經自責過自己的外表的人,都一定要看的超棒音樂劇。(推薦女生一定要看,妳們懂...)在此呼籲,不要再責怪自己外表了,各位女性!如果妳自己不停止責怪自己,就別怪其他人一直用標準框架妳!只有妳自己可以把不對的事情改成對的,除了妳沒有別人可以改寫妳自己的故事!(其實這是音樂劇瑪蒂爾達Matilda的歌詞)!
可能和我選劇有關,或是和現在倫敦劇場圈的趨勢有關,我看的戲超過七成都是講「女性的故事」。好吧,我覺得可能跟我本身選劇習慣有關,我對於男性的故事沒興趣,如果這個社會裡都是男性主導、連電視電影劇場都是講男性的故事,那女性的故事就不重要、就沒有人有興趣嗎?
也可能因為這樣,我總是覺得那些劇裡的主角是女性的演出,看完後大多都非常感動、非常感謝自己活著、非常感謝這些創作者的想法、感謝劇場...這樣。反正就是跟我自己是女性有關。
這半年來我在Royal Court看的演出(我只要買到票就會去看),六齣至少有五齣是女劇作家寫的,女劇作家的作品對我來說是「女性角度敘事」的意思,不知道其他人看到劇作家是女性的想法是什麼,我覺得劇作家性別和劇作有直接關係。
三月去Royal Court要看一齣戲的時候,前台跟我說我要看的那個演出取消了!然後問我其他場同演出有沒有興趣,我剛好時間都不行(要回台灣了)就順口說:「我其實比較有興趣在樓上小劇場的演出...Debbie Tucker Green的那個,不是很快就完售了嗎?」然後...那個前台經理就印了一張票給我。
我說:「多少錢?」他說:「不用錢。」我說:「欸!?!?!?!?!?!!?不行啊我一定要付」他說:「因為我們疏失沒有告訴你取消了,這票是我們的補償,所以免費,你就以後多來看戲、下次捐錢給我們吧。」我吃驚地走了。
於是我去他們劇本販售處買了五本劇本,算是捐錢了。嗯。太吃驚了!第一次拿到免費票!!!而且還是現在英國最夯黑人女作家Debbie Tucker Green的最新作品A Profoundly Affectionate, Passionate Devotion to Someone (-Noun)!!!Royal Court太海派了吧!超級感謝!原本以為絕對沒辦法看到的超珍貴演出竟然能夠看到QAQ這件事讓我從此對RC這個劇場死心踏地,總和評價大加分,請大家來倫敦,一定要去Royal Court給他拜訪一下。大家可以從這齣戲的關鍵字查到他們的劇照,是一個非常酷的觀劇體驗,對我來說比去看Sleep No More還酷...讓人面面相覷、很尷尬又很欽佩劇作家+導演Debbie的點子「讓觀眾坐在ㄇ型環繞的舞台中間圓圓的旋轉椅子上隨著演員移動而無法避免地其他觀眾對到眼」。
跳回其餘看的音樂劇,其中一個叫Promises, Promises的是1960年代老牌(派)的百老匯音樂劇倫敦搬演,這齣很常被重演,這次在倫敦也是有種趁勢的感覺,我去看的時候劇場坐得有點空,但因演員們都很強不至於覺得難看,只是因為調性和劇情節奏的關係我覺得有點不有趣,直到最後女主角唱了What do you get when you fall in love這首歌我才覺得不錯...。後來問我們班目標是當音樂劇導演的美國男生,他才告訴我這個音樂劇的起源和歷史背景,難怪劇場內幾乎都是白人中年觀眾...他們甚至對劇中的歌朗朗上口,因為這是他們這個族群年齡的流行。
在英國國家劇院看了一個叫「我的國家(My Country: Work In Process)」的口語紀錄劇場(Verbatim theatre)演出。標題是我的國家,這個演出是以英國脫歐為題的、採訪七十多位英國各地人的記錄演出,非常非常非常有意思!這個演出讓我開始想像做採訪台灣各地人對於台灣獨立的紀錄劇場,一定會超級有意思!對台灣人來說「英國脫歐」可能是個生疏且不大關心的議題,舉例英國人對於「英國脫歐」的痛苦指數大概等同「台灣和中國合併一國,從此以後拿中國護照沒有真選舉(雖然現在護照上面寫ROC跟說自己是中國人其實沒啥差別)」一般,大家瞭解了吧?身為局外人我看的頗開心,但一直在笑的我隱隱感受到附近英國人的恨瞪,導演安排好笑的地方被這肅殺的氣氛壓迫到一堆觀眾笑不出來,看來他們對這件事感受到我無法感受的痛苦及痛恨及懊悔及複雜及憤怒...我不懂的那種,我向我英國人房友推薦這齣戲,他帶著複雜的表情對說我很幸運不是英國人www
在台灣還沒有看過(也沒聽過)任何宣稱自己是Verbatim Theatre的演出,可能是我才疏學淺在英國才知道這個劇場形式。有興趣的大家可以去看看英國國家劇院介紹口語紀錄劇場的影片,很有意思喔!
這篇要提的有點太多了,先寫到這邊,之後再依照分類主題分享給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