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元裕二先生擅長寫社會寫實為題的日本電視劇集,以早年最出名的作品舉例、即是喜歡日本文化的人大概都會聽過的日劇《東京愛情故事》。但是很遺憾,我沒有看過《東京愛情故事》電視劇,但我很久以前有看過小說,我爸從我小就一直唸這個日劇很好看,台灣在播這齣的時候我才唸小學的樣子,還沒有時間追這部,現在姑且相信其他身邊觀眾的mouth worth(口耳相傳)一下,哈哈。
這篇主要是介紹一些坂元2010年之後的作品。
去年年底聖誕節期間,因為學校放假、從芬蘭回倫敦待在家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我都在看日劇!當然還有一直去劇場!每天的行程就是去劇場、看完很晚回家、繼續看日劇...。我真的花了很多時間看日劇跟去劇場,好不容易看出心得還是來討論一下。
對了其實寫文的現在我在台灣,當然也是繼續看日劇!偶爾去劇場!
回台灣之前在倫敦用日本AMAZON訂了一些坂元編劇的作品寄到台灣的家,回房間看到那箱書迎接我、實在非常感動,日本阿罵送的包裝很聰明,拆開來有種幸福感,每一本書的紙質都很好~但這些有可能都只是因為進了好久不見的我愛的房間才加成了感動。
我買了《問題餐廳》、《Mother》、《最棒的離婚》、《想起這段戀愛一定會哭泣》這四套劇本,都是拆上下五集分一、二集賣。
放假剛入坑時看的坂元的作品是《問題餐廳》,看完的時候非常震驚:「這世界上竟然有這麼天才的編劇,寫出這麼感動、振奮人心的劇本!這麼棒的劇本,一定要買來研究!」所以我就一口氣把其他都買了。會看《問題餐廳》是因前陣子演《校閱女王河野閱子》男主角菅田將暉有演出,他在《問題餐廳》裡是個爛男人(ダメ男),和《校閱》中的暖草形象相去甚遠,但菅田不是重點,因菅田而踏入了坂元編劇坑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除了買了腳本的那幾部日劇以外的坂元裕二作品,我看了《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Woman(我的超人媽媽)》、《馬賽克日本》等。
接下來我要用簡短文字介紹給大家,由首播年代排序:
《Mother》2010 │
藉由一個北海道女童受家暴事件延伸出的故事。小學老師(女主角)對該受虐女童伸出援手、帶她隱姓埋名離開家鄉後,女童家屬的感受為何?女主角家屬反應為何?女童在逃離原生家庭的過程中視該老師為母親,而這位老師同時也擁有兩個母親「養母和棄養她的生母」事實在劇中後續呈現。面對擁有兩個媽媽的女主角,以及擁有兩個媽媽的這位女童:養母以及身為虐待她的生母,她們會如何抉擇?這個「兩個媽媽」為題的電視劇,以我現在看來是坂元裕二成功轉型的一個作品,和《Women》情節安排上有一些相似之處,和2010年之後每一齣地上電視劇的某些橋段都有雷同,和它們幾齣比起來這齣劇情安排、角色建立都較不完整,2017年現在看來節奏已經相對緩慢,但以家庭暴力與虐待兒童為題在當時造成很大的轟動,兒童演員的表現也值得一看。我覺得坂元在這齣找到了他擅長的寫法,才能夠寫出之後那些非常棒的作品。
《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それでも、生きてゆく)》2011│
故事敘述一件十五年前一名十四歲少年用鐵錘殺害七歲女童後棄屍湖中的命案。加害者、受害者家屬原為朋友關係,事發後十五年間,受害者家妻離子散、加害者家無法安穩過生活,這些家屬的痛苦及恨意是否能被釋放?少年為何要殺害無辜幼童?這些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解答。受害者家屬是否能原諒對方?加害者家屬是否能接納「少年」?故事結構完整、角色塑造完整、情節安排非常高明的劇,即使2017的現在看也完全不過時,導演及劇作家配合極良好,選角、音樂設計、場景安排等都非常棒的一齣,不管對一般觀眾、劇場愛好者、追劇愛好者都能輕易接近的超級棒的社會寫實電視劇。
《最棒的離婚(最高の離婚)》2013│
一對沒有浪漫愛情而結婚進入第二年的夫妻的離婚故事。是歷年劇作中角色最立體的一齣,故事背景並沒有設定的如前兩齣曲折,卻因角色的完整度而寫出足以用「莫札特-第25號交響曲(Symphony No.25 in G minor)」形容的作品,那首歌的譜曲高潮、低潮和這齣電視劇的節奏很像。男主角的節奏也讓我頻頻想起音樂劇Amadeus中莫札特一角(哈哈)這個日劇在中國Bilibili視頻網站也是坂元最高點閱率的一齣,非常厲害!非常好笑、痛苦、無奈、真實、接地氣!一點也不做作!
《Woman(我的超人媽媽)》2013│
一個單親媽媽獨立扶養兩個幼童的故事。劇中慢慢揭露出她(女主)是單親媽媽的原因、和娘家處不好的原因以及丈夫被電車撞死和她同母異父的妹妹有關的事實。因過勞、營養不良罹患血液疾病的她,能夠繼續和兩個孩子一起活下去嗎?她能夠原諒童年缺席的生母以及間接害死丈夫的那個妹妹嗎?這齣戲完整刻畫了一個東京單親媽媽的困境,在社會底層單親家庭的悲哀,提出日本社會對孩童及帶著孩童的女性的不友善問題。這樣的問題還是存在2017的現在日本,甚至在台北也隨處可以聽到乘客對帶著小孩的女性發出「嘖」的不耐煩聲,他試著提出這個事實,卻沒有足夠篇幅解釋或做出更多相關提問,我想和後五集將重點放在女主生病、原諒間接殺死丈夫的妹妹、原諒母親有關。這齣和《離婚》一劇時間距離有點近,如果再放久一點再創作這齣有可能會比較完整。
《馬賽克日本(モザイクジャパン)》2014 │
一個失業年輕男性回到家鄉發現維持家鄉人們生活的領導產業竟然是超大型AV製造商,原在外牆觀望的他最後也無法背離人性黑暗面,成為那個踐踏別人成就自己的一般人。坂元裕二以日本AV行業中馬賽克為題,引領觀眾對物化女性、M型社會、資本主義進行批判性思考的超強五集十五禁深夜劇!!!超級大推薦!!!尤其是對女性!!我個人心中評價坂元作品批判性最高峰!!
《問題餐廳(問題のあるレストラン)》2015│
一群女人為了某個傳說中的女人而聚集,她們一起在樓頂上開餐廳。那位傳說中的女人卻是為了「另一個女人」而邀請大家在樓頂上見面,「另一個女人」遭受到極其不可饒恕的辦公室性騷擾---被上司要求在十幾位男性職員的面前將全身的衣服、包括內衣脫光來「謝罪」,她照做了,為了讓自己能「被看得起」。這些女人能如何讓那些加害者受到懲罰?她們依靠別人才能成就嗎?女人和男人的平等是什麼?法律真能制裁這些「男人」嗎?是什麼讓社會默認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個人認為這齣是《馬賽克 》地上版,女性一定要看的坂元裕二作品,地上批判性最高峰!
《想起這段戀愛一定會哭泣(いつかこの恋を思い出してきっと泣いてしまう)》2016│
福島核災前,一個從福島到東京打拼、活在社會底層的年輕男人為了還一個朋友偷來的錢包給原主,開著他工作的搬家公司貨車遠到了北海道。在那裏遇上了一個很小就沒了媽媽、努力打工賺錢的年輕女生,她正因被養父安排結婚而不快樂,從小被這位養父家暴的她最後選擇和這位年輕男人逃離北海道。到了東京便失散的他們過了一年再度見面,但卻又因福島核災,她又和回到家鄉的男主失聯,過多年重逢之後,男主成了地下非法作業的公司老闆,藉由剝削他人勞力賺錢,女主已和一個大公司小開訂婚,真正互相喜歡的他們兩人能否選擇自己的人生?一般人無法想像的日本底層社會中,堅韌不拔的生命故事。
我在看這部劇的時候,有多次覺得它甚至比《問題餐廳》還批判,因為涉及福島核災、土地正義。在日本「福島核災」是很敏感的題材,媒體甚至不提核災後福島面臨的土地永久無法使用、外地人歧視福島人、當地人永遠無法回家、全民需共同承擔福島核電廠供應東京電力等事情,福島還是住著很多居民,難道他們願意住在輻射超標幾千倍的家嗎?我猜想坂元寫這個戲,想讓一直忽略別人(表面上裝做在乎別人)的日本人看看福島,要大家站在福島民眾的觀點想想。坂元選擇「豬苗代湖」這個離福島重災區有一段距離的地方作為故事發生地的原因我稍微能猜到一點,有可能是為了避免觀眾想到「重災區」就不願意看這個劇,也可能是電視台政治因素,總之我覺得這個選擇很好,它讓更多人在這條避嫌的路上接觸了福島困境。故事進行到一半,提及男主的阿公在豬苗代的土地被騙光、他因此上京賺錢要幫阿公買地的時候,我就已經哭到泣不成聲,因為「誰都不知道多久之後這裡的土地變成永遠無法耕作、輻射量超標幾千倍的無用之地。」這裏的人們生存的意義因地震、核電廠意外、資本主義、「大家為東電努力!」而全毀滅了。這樣當地人拋下農務,跑去東電核電廠工作的狀況,不就是《馬賽克》故事中,大家拋下原職去AV產業工作的實景嗎?
到最近我都沒有看坂元裕二2017新作品《四重奏(カルテット)》,前兩週才播畢的樣子,我打算最近來看。坂元在日本非常出名,有一次我和我日本朋友提到問題餐廳,他告訴我最棒的離婚非常有名,坂元在日本非常受歡迎。如果說以英國很紅很出名的劇作家來比喻坂元火紅度,大概就是Simon Stephens吧!賽門自從改編了深夜小狗神秘習題(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之後就變成海內外聞名的劇作家,他們年齡相仿、都是五年內當地最出名的劇本創作人。只是賽門先在Royal Court當駐團年輕作家一段時間,近兩千年才正式出道,坂元在80年代末就出道了。不管怎樣,他們都是經由很長時間磨練才創作出這麼多很棒的作品,當劇作家絕對不是努力一萬小時就能成就的,必須要有對聽故事、說故事、研究故事的熱愛才行。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