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愛丁堡藝穗節蟑螂與軟綿綿毛絨絨模糊糊動物們製作前期筆記

蟑螂與軟綿綿毛絨絨模糊糊動物們的演出海報圖
三個月沒有寫網誌了,從二月當時上傳說要製作小強的故事到現在,我們的演出不僅演出場地確定、所有工作人員幾乎確定、嘖嘖募資平台的計畫也已經上線了。
剛剛點開好久沒更新的網誌,看到二月當時寫網誌的自己劇名也還沒確定,有種「啊~沒想到這三個月我做了蠻多事的。」的感嘆心情。這篇我打算大略說明最近我做了什麼事,為了準備這個演出已經做了、必須做的事情等等。

「蟑螂與軟綿綿毛絨絨模糊糊動物們」的嘖嘖募資平台頁面在這裡,募資結束為七月二日,很希望大家幫我們分享、分享、再分享出去。連結:https://t.co/tG4scXbrFL

二月時說有可能和Pleasance合作的計畫也沒有成行,後來我們選擇不和pleasance合作是因為我去年在愛丁堡去過其他的場地看戲,其中一個叫做Venue 13的劇場,是我最喜歡、最滿意的劇場,他們有超棒的劇場氛圍和劇場高度、舞台形狀等等,雖然和Pleasance相較之下,在內演出的團體總數有數十倍之差,但Venue13在愛丁堡的年資也不少於pleasance,最終我們決定花台幣八萬六千四百元左右,租下Venue13早上10:30的全期愛丁堡藝穗節時段-八月四日至八月二十五日,在他們劇場演出21場。

二月當時我的設計邱翊瑄和我陸續開了幾次會,我們總是約在倫敦市中心的Leicester Square附近,也就是我們故事裡蟑螂從箱子裡爬出來的地方。阿邱不太喜歡萊斯特廣場,因為那裏太多觀光客,我在這個演出開始計劃前,也不太常去Leicester Square,但因為阿邱和我住在倫敦的超東北、和超西南兩邊,我們兩要見面一定要選在中間地,導致不管怎樣也只能選倫敦西區West End 附近。
那陣子因為我在學音樂劇場的關係,必須一直跑去西區看音樂劇和歌劇、芭蕾等等,最近我甚至變成只看歌劇和芭蕾,不太看一般文本劇場演出了,哈哈,完全沒想到我會愛上歌劇,我真是太怪了~有空我會寫寫我對音樂劇學程的心情和歌劇想法,畢竟最近終於有在接觸了,蠻多可以講。

和阿邱固定見面到四月初,我們終於開始買布、買材料、做偶。我們為了做偶,還在他們劇場設計系的上課教室裡、別人在上課的時候我們偷偷做偶,有一天我們在學校工作室沒人的時候一整天做偶,阿邱的老師經過發現我們,然後驚訝的問我們在幹嘛,阿邱很慌張,因為她沒在做功課被老師發現!覺得很好笑,這件事可能會在我的記憶裡很久。

註冊愛丁堡藝穗節是一個有點麻煩的事情,但只要突破了第一次不懂的麻煩,從此以後都不用再煩惱註冊規章和方式的問題,所以光是註冊我就來來回回弄了一個多月,也參與了愛丁堡藝穗節官方在倫敦的Soho劇場舉辦的「如何把愛丁堡藝穗節做到最好」的講座。原本以為他們會在獎座一直說幹話的我,完全錯了,講座三個小時完全是不停的資訊轟炸,我因為去了那個講座而知道愛丁堡藝穗節如何做得更完整、宣傳如何更具體、如何更有可能拿到全國巡迴演出的機會等等。藝穗節從蘇格蘭特地來倫敦的工作人員們,每個人都是腦子轉超快的製作人性格的人,在場跟我一樣是自己出錢無機構資助的其他藝術家,幾乎都和我一樣沒有在狀況內,大家都腦子轉的沒他們那麼快。

參與完愛丁堡藝穗節官方舉辦的這個活動,突然很慶幸自己可以人在倫敦、用英國當地人的方式參與愛丁堡藝穗節,如果我是在台灣的團隊,只能藉由文化部的協助,間接的參與愛丁堡藝穗節,文化部會全力協助台灣被選上的團隊,很多事情會被直接辦妥、團隊們需要煩惱的事情會相對減少很多,但這樣不能夠了解到一般英國當地小團隊們參與愛丁堡藝穗節的方式,文化部資助的台灣團隊實際上能夠在愛丁堡學到的事情也減少許多。當然也會有人覺得,這些事情沒有必要真的學,畢竟台灣團隊去愛丁堡演出不是為了在英國獲得巡演機會。

藝穗節每個人都可以參與,但要如何把自己的演出做到極致,如何在愛丁堡成功,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愛丁堡藝穗節的官網都有一步步教學,而真的看完他們教學的人卻是少數中的少數。我還沒完全看完,但每次想到「啊有件事還沒弄!」然後查詢之後發現他們官網就有相關的教學了。
他們官方真的做了很多事,不是只是收我註冊費而已。註冊費我付了11808台幣,一開始真的覺得很貴,但仔細想想,他們非常願意幫助參與者、在官網放上所有我們需要的資訊,但最重要的是參與者要問、要參與、要要求,不然藝穗節官方也是不知道你哪裡需要幫忙。如何把付的註冊費用到極致,是每個團隊自己的選擇,我希望我們團隊在愛丁堡藝穗節結束之後,可以成為他們所說的「沒什麼財力宣傳但在愛丁堡把演出做到極致的小團隊」。

和阿邱一起做偶時我們拍了給朋友們的影片,嘖嘖上的是我們拍的專業版,雖然看起來專業度還是沒National Theatre拍出來的專業,給朋友們的版本比較隨性一點。我房友說看起來有youtuber Vibe,嗯,完全不是我們原本拍的目的,我們沒有要當Youtuber!影片如下:

上週我去了一趟巴黎,為了看看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集體創作劇團「太陽劇團」的演出,我在沙發客網站上找到了太陽劇團演員的沙發睡,所以我甚至在太陽劇團的演員家睡覺、參與他們劇團為了巴基斯坦團員們成為法國永久居民的慶祝派對。
導演莫努虛金記得我了,因為我看了兩次戲,她每天都會在門口剪票!我告訴她我想看第二次但是沒票了,她就讓我坐在階梯上免費看第二次,她真的是一個非常慷慨的人。

蟑螂與軟綿綿毛絨絨模糊糊動物們是一個集體創作的演出,我們沒有文本,演出中也不會有很多的語言使用,我們覺得不管是誰、使用怎麼樣的語言,都看得懂我們的演出。

我在太陽劇團看的演出是「 一個印度的房間」,他們的演出就是不以文本為主軸發展出來的作品,即使我聽不太懂法文、只聽得懂英文,我還是看得懂他們的演出,他們是一個非常視覺為主創作發展的劇團。我和軟綿尾巴組也是,我們想要創作一個反映現在英國脫歐後的當地現況的演出,這個演出不只是想要讓英國的觀眾看得懂,我們也想讓那些和我們一樣都是外國人的觀眾有所共鳴。太陽劇團的「一個印度的房間」就是一個讓我有所共鳴的演出,他們創作出一個不僅能夠讓法國觀眾思考、也能讓不懂法文的觀眾有共鳴的作品。

我們努力的讓蟑螂和軟綿綿毛絨絨模糊糊動物們更更更有趣,也希望更多更多更多人因為這個演出開始思考外來者與自己、或是自己身為多數人與少數人的關係。而我本熊有個私心想要達成的,是完成一個軟綿綿的演出,讓更多人愛上軟綿綿的感覺、更多更多人喜歡動物。
我把我的募資平台訊息轉貼給我的前輩,前輩說:「你之前說你想要做一個軟綿綿的戲,哈哈,你現在劇名就有軟綿綿了XD」
我忘記我之前有說過想要做軟綿綿的戲了,但被前輩一說,讓我想起好像有這麼一回事,沒想到我軟綿綿魂從裡到外、從古至今!我想,我會一直朝著更軟綿、更療癒的方向前進,而蟑螂與軟綿綿毛絨絨模糊糊動物們,也會因為大家的幫忙變得更好!

現在,蟑螂就是蟑螂了,她不是小強,她是蟑螂。小強這個名字好像抹滅了蟑螂是蟑螂的事實,給她一個比較好聽的名字、比較不「噁心」的名字。但是,蟑螂就是蟑螂,蟑螂接受自己是一個蟑螂,蟑螂做自己,她不討好討厭蟑螂的人,她不用硬要裝作自己是「小強」,她是蟑螂,蟑螂就是她,她全身都是咖啡咖啡的顏色,飛的時候聲音很吵,大家看到她都討厭,但是她就是她,她不是別人、不是別的動物。不為了讓別人喜歡而打扮自己,不為了讓別人愛而嘗試變得漂亮,她就是她自己,就算大家討厭她也沒有關係,因為她就是她。別人的選擇是他們自己的意志,她沒有辦法改變別人的想法,也沒有必要為了改變別人的想法而去把自己變得不像自己,蟑螂就是蟑螂,她不需要名字。

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發現我不用為了討好別人而改變自己,從意識到自己的外表不受別人歡迎到最後終於發現自己沒有必要為了讓別人喜歡而不接受原本的自己,花了十年的時間。覺得自己很笨,但如果沒有這部分的生活經驗,我不會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如果不是以一個外國人的身份在英國有生活經驗,我也不會有反省自己在台灣時身為「多數人」的想法。因為在倫敦唸書,才有了這樣的反省,不管是怎樣的事情,總是要經驗過才有可能學習,我們在英國思考了在台灣時不可能思考的事情,而蟑螂與軟綿綿毛絨絨模糊糊動物們,不僅是我們在英國的共同感受,也是我們自己對於自身經歷的省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