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

倫敦Royal Court Theatre看戲小結

2016年十一月到現在,去了Royal Court四次。這個叫做Royal Court的劇場是完全英國政府出資贊助的新劇本劇場,他們只做新劇本的演出,少數不是全新劇本的演出基本上都是和RC劇場有深切關係,要不然不能獲得演出機會,有名的英國在世劇作家Caryl Churchill的作品幾乎都是在這邊首演的。身為一個完全靠Arts Council England養的新劇本劇場,一舉一動都備受納稅人矚目,大家會很在意他們做的戲是否政治正確,作品、劇場僱員是否有種族數量平衡,合作劇作家是否有綜合新人、有名人、提供給各界人士機會...等等。如果藝術總監或是董事會的選擇有一點點不政治正確,就會有一堆記者寫他們的壞話,總監會被換下來...老師有舉過一個RC總監被換掉的例子,但我忘記是誰了,好像叫Max還是Mark吧?是幾年前的事,當時造成倫敦劇場圈大轟動(大概跟最近的Emma Rice風暴差不多)。
copyright What'son Stage Royal Court

這個劇場位於Slone Square捷運站走路三十秒旁,這一區都住超級超級有錢人,路上走的(如果是本地人)很多人都有整型,我同學說的,他朋友在這附近的咖啡店打工,來咖啡店消費的女性下巴都很尖、臉削很瘦。會來RC看戲的大多是中產階級、白人、退休中產白人、律師...等。他們週一會提供全劇場十鎊的票,但以我本人經驗,週一去RC看戲也還是看到一堆白人跟中產階級,畢竟只有他們才知道週一十鎊的票幾月幾號開賣。拿了英國文化部(Arts Council England)一堆錢,必須做做樣子讓大家知道有在賣便宜的票給沒錢的人(像我這種學生、年輕觀眾)來看戲,但事實上賣票的做法還沒有人想到更好的,即使賣了便宜的票,還是只有白人跟中產階級(大多都白人)跟退休人士才搶得到。
Copyright British Theatre/ Royal Court the Children
我第一齣在這裡看的戲是The Children,是在RC裡面的大劇場演出,名叫Jerwood Theatre Downstairs。故事是說如果有一天英國發生地震,跟日本東北大震災一樣核電廠氫爆,當地居民跟英國居民的後續故事。對英國人來說地震是晴天霹靂!在台灣稀鬆平常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只要兩級有感地震發生,如果平安無事的話,居民是會掛「我從地震中存活!」的徽章在身上的。(有實例...他們真的有掛,2015夏天的威爾斯樣子)The Children是三個六十幾歲電廠退休工程師的故事,演出開始時,一個六十幾歲女性流了一堆鼻血站著面對著觀眾,當時我覺得氣氛跟她跟畫面很恐怖。對反核份子如我來說,這個故事裡會發生的事情很熟悉,也理解劇作家面對核災的態度與研究的深刻。覺得有趣的是,因為英國人對核災的理解是很遠的,他們不懂地震,Lucy Kirkwood是很年輕的新劇作家,她能以一個年輕英國女性的眼光來寫出如此生動且無奈(但只能接受)的未來核電廠當地災難,真的讓我覺得劇場有無限可能...。我曾經寫過一個核災劇本,基本上就是憤恨跟悲痛的吶喊所組成...在看了這個演出之後再度思考了藉由劇場演出來抒發悲憤的方式,這個演出用幽默、輕盈、不複雜的故事線條告訴觀眾劇中角色發生的事,即使是在說一個災難也是很被動樂觀地接受,主角們也很樂觀地面對這一切悲劇發生,最後什麼也無法改變,只能繼續這樣活下去,再怎麼悲憤也只能接受。看完戲的時候很衝擊,多大的事情用多小的方式述說,多小的感受放大數十倍讓觀眾看見,再放手、看你們要不要接受。我想身為女性劇作家的Lucy,會寫出這樣憂慮下一代人類的劇本,同身為女性的我不意外,接下來我可能要去研究一下關心核電的作品那種性別的藝術家比較多...。
Copyright Royal Court Sewing Group

第二個在RC看的演出是Sewing Group,這個劇本也是女性劇作家寫的,E V CROWE。看完這個演出之後我看了Emma她在Youtube上受訪的影片,她喜歡感覺,不喜歡理解,她喜歡感覺劇場裡發生什麼事,而不是一直嘗試去理解舞台上發生的事。我看了他受訪的影片很感動,因為她好像說出了我喜歡的看戲的方式。其實來到英國我看戲更傾向用感受的了,啊哈哈,因為常常我太用力去理解演員說的話讓我錯過很多東西,或是看到後面很累(前面太專心了),後來就選擇不要理解,都用感受的。看Sewing Group的時候也是,這齣戲大概就是我本人的轉折吧!從這齣戲開始,我就都用感受的了...看這個演出的時候,太用力去理解,看到後面真的發生什麼事的時候,反而質疑是不是真實的。這個故事是說一個女生來到古代英國的村莊,要學習縫紉、習慣當地生活,後來村莊的人開始懷疑他來這裡的原因,到故事的最後最後,觀眾才知道:原來這個女的是機器人,他是被送來劇團演一個中世紀英國女生角色,導演跟其他演員要給他評分...很像Amazon網站評幾顆星那樣...。這個製作是在RC裡面樓上的小劇場Jerwood Theatre Upstairs演出,原本我不知道RC樓上有什麼了不起的,後來才知道「啊!原來洛基恐怖秀是在這個空間創作出來+世界首演的!」超級了不起!!從那之後我去RC都有種敬畏的感覺。嗯。演機器人的那個女生其實在演出中間就有一些怪怪的(電腦設計不良)的動作,像是他有的反應有一點點機器人,原本觀眾不知道只會以為“這個女生就是怪怪的”沒想到最後知道他是機器人,前面怪怪的事情都被接受了,有一種可憐他的感覺。機器女的台詞也有提到:「你們都可憐我是一個機器人!」劇作家提出了一個未來人類可能面臨的問題,當機器人被做得過於成熟的時候,他如果有社會觀點、有情感、可以吃飯喝水,根本和人類沒兩樣的時候該怎麼辦?
copyright Royal Court Theatre
第三個演出是Wish List,這個演出很搶手,也是在樓上小劇場Upstairs演的。原本是在曼徹斯特的英國文化部資金贊助的劇場Royal Exchange演出,後來移到倫敦就是在這裡演。票價很貴,沒有週一特價...(就算有也早就完售了),也沒有學生特價,都是20鎊以上,有夠貴。看戲前一個多月還是兩個月就買票了,因為才開賣就幾乎都完售,抱著從沒去過曼徹斯特那個劇場看戲的心情狠下心買了票,但後來事實證明,很值得。這個女劇作家Katherine Soper也是年輕的一代,他寫這齣戲好像就是因為反AMAZON。劇中的姊姊,才十八、九歲就必須放棄上高中,去AMAZON(劇中沒有交代是哪個工廠,但看起來就是阿嬤送)的打包工廠工作,背後的原因是她有個精神狀態不佳的弟弟,而弟弟精神不佳是因為他們的媽媽死了,他們沒有爸爸。我在看這齣戲的時候,突然覺得...他們的生活細節、也太像我其中一個房友了!我四個房友裡,只有一個人是來自家境不好的英國北方家庭,其他三個房友都是南方人。那個北方人房友都不洗碗,用完刀子、盤叉就丟進水槽裡,劇中的女主角(姊姊)丟盤叉跟刀子的動作跟我那個房友簡直一模一樣...。可能是因為看了這齣戲,我開始接受我房友了。這個故事裡的人生活很辛苦,他們的生活本身就是悲劇,我在他們身上看到我房友的身影,聽起來有點政治不正確有點JUDGY,但終於我開始瞭解了。昨天和我那個房友分享我的劇本,他看到我買了Wish List很驚訝,他說:「噢!!!!我超想看這個戲!!!」我當下覺得有點抱歉,他會想看這個戲,可能是因為故事背景很有共鳴吧,我也不敢告訴他我在這個戲裡看到了他。這個劇本的社會觀察很深刻、很直接、很過分,但就是這樣才能讓RC小劇場裡的中產階級、還有我,理解那些我不能理解的這個社會上的人,和跟我無法想像的家庭狀況:「他們是真實存在的,看看他們。」
copyright Royal Court Time Out

看的第四個演出是Caryl Churchill的逃離孤獨Escaped Alone,這個戲的宣傳就在打Caryl Churchill這個劇作家。前面有講到他的製作通常都是在RC首演,這個演出2016一月就有首演了,後來全英國巡迴到紐約首演,總之就是回到RC再演一下這樣。我從沒看過Caryl Churchill的演出,我只知道他是英國非常重要的在世劇作家,然後他的劇本從30年前就很針砭時事。前幾週有做他的劇本Cloud Nine的討論,那個劇本針對性別、同性戀、複雜性關係、戀童癖為主軸,藉由敘事手法讓觀眾感覺奇怪,跟布萊希特有點像。這個Escaped Alone是2016年她的新作品,也是最近一個她的作品,和從前一樣用獨白及敘事手法讓觀眾感到奇怪,但她也以一個現職老年人的眼光寫出了所謂英國人的碎碎念(Small Talk)、和他感受的恐怖世界。我最喜歡的想法就是那個舞臺邊緣的線框!好漫畫、好可愛!我從沒想過這種電燈做的古怪線框可以出現在舞台上!!在後院的場景裡,從故事開始到結束(整個製作才50分鐘沒有中場休息),三個老人(除了主角以外的人)都坐著,有種坐到天荒地老的感覺。才五十分鐘就精簡地道出天荒地老的無奈,四個老阿婆們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獨白,平平是獨白卻不讓人覺得無趣,五十分鐘裡除了主角自己的框框獨白,幾乎沒有其他走位。為什麼這些獨白不讓人覺得無聊呢?我猜可能是內容,四個角色的獨白的「質」都非常不一樣,跳出場有自己框框獨白的阿婆說的都是在大家坐著聊天時,她的腦內和對話無關的關心世界現況的想法,兒童飢荒、社會問題...等等。一個阿婆他討厭貓,他的獨白超長(越講越痛苦)都在說他幻想貓會出現在家裡的哪裡,必須做什麼保證那些貓不會跑進他家....另個一婆老了之後足不出戶,當他說到「去日本一直是我的夢想」,討厭貓的阿婆嗆他「你先去Tesco比較實在」,他的獨白就講到他討厭大家講到出門,他覺得世界都一樣,出門沒有意義。最後一個阿婆他在年輕的時候拿廚房的刀殺了她老公,她在這個劇裡屬於搞笑的角色,她講話的時候觀眾都很接他的拍,當他獨白到他討厭廚房,整個觀眾席都笑了出來,但當他說到那時才六歲的兒子跟她的自責,到了這階段戲就有了另外出現的張力。

其實RC的演出完售都很快,因為他們專門演出英國最夯的劇作家的最新作品。我剛來都不知道,現在去看網站夯作家的演出都早就完售了...我能看到的都是沒那麼夯但是很強的作家的作品。如果大家可以來倫敦,我知道你們一定想先看深夜小狗神秘習題跟獅子王,但不幸是深夜小狗神秘習題2017年要最終場了,獅子王票太貴了,如果到時很幸運Royal Court的演出,你要來的時候竟然還有票,請一定要去,看看這個英國地位最高的新劇本劇場-----Royal Cour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